迪庆有色:勇当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
来源: 中国铝业报时间: 2025-03-26作者: 周灿云
在享誉世界的香格里拉,地球板块运动雕刻出雄奇山川,目前地下开采的亚洲最大斑岩铜矿山——普朗铜矿坐落于大山深处。
20多年来,一代代普朗人扎根静谧而神奇的雪山之巅,在“海拔高,追求更高;缺氧气,不缺志气”的普朗精神感召下,用艰苦卓绝的努力、战天斗地的豪情书写着高原传奇。
在卧冰踏雪中开发建设
2004年的迪庆州,高山峡谷阻隔、交通闭塞。同年3月,迪庆有色成立,从事普朗铜矿勘探、基建和开发工作。矿区海拔3400米至4500米,高寒缺氧,年平均气温为4摄氏度,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7.4摄氏度。
“坚韧拼搏、忠诚担当、开拓奉献”这句诞生于普朗铜矿项目建设期的铮铮誓言,如今依然高悬在矿区显著位置,见证了2017年3月16日二系列投料试车成功,已成为普朗人的价值追求。
“组织300余名员工在井下悬挂电缆,从早上8点半到次日凌晨3点,完成6800米电缆敷设”“2017年1月12日凌晨1:30,普朗雪花纷飞,简易板房搭建而成的办公区灯火通明,将写有‘距投料试车还有64天’的倒计时牌照得格外醒目”……收录在《普朗故事》中的43个真实故事,详细记录了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建设的艰辛。
在蒸蒸日上中追“智”逐“绿”
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,科学技术要打头阵,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。构建“一系统一网络一平台”总体框架,建设井下5G专网,实施“采、运、选”智能控制,加快人工智能应用,打造数字孪生矿山,普朗铜矿在智能化建设道路上主动作为、大胆创新,取得丰硕成果。
“我们现在采矿不用下井了,在控制室里就能实现对井下铲运机的精准控制。”位于3660水平的远程遥控铲运机控制室成为智能矿山建设“打卡点”。中控室内的电机车司机也忍不住炫耀:“就像打游戏一样丝滑,只要动动手指,井下电机车就会乖乖听我指挥!”
迪庆有色把科技创新这个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凭借数智赋能,迪庆有色实物劳动生产率跻身国际同行业领先方阵,被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确定为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专项行动试点示范单位。2021年,迪庆有色普朗铜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工业应用的有色金属地下铜矿山。目前正在实施的8个智能化项目投用后,将进一步提升采选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迪庆有色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协同推进,以发展“含绿量”加快提升效益增长“含金量”。普朗铜矿2023年入选云南省绿色矿山名录,2024年获得“气候灯塔”年度领航奖,完成2023年产品碳足迹分析。如今的普朗铜矿,“人在矿中、矿在园中、园在绿中”,工业文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
在极致经营中一路生花
“十四五”以来,迪庆有色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,履行好国有企业的担当和责任。
——实施新一轮找矿行动,全力保障铜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,保有铜资源储量、钼资源储量向上攀升,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;
——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主业,保持稳产高产,工业产值、营业收入可观,发展呈现良好势头;
——投入经费3.47亿元,实施科技项目70余项,获授权专利65件,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4项;
——投入10多亿元,大力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;
——为地方贡献税收18.99亿元,支持当地物流产业增收超2亿元,捐赠资金416万元,招录当地员工258人,以“工业+产业+就业”创新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;
——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,立足全局统筹谋划,聚焦关键精准发力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。
2025年以来,迪庆有色围绕“产量高、指标优、效益好、可持续、智能化、安全环保”的高质量发展目标,抢抓市场机遇,强化生产组织,1至2月精矿含铜和钼精矿产量分别完成进度目标的100.3%和177%。
当前,普朗人正在以“二次创业”的劲头,持续抓好企业治理、资源报国、改革创新、绿色生态、社会公益发展主线,依靠科技创新,加快产业升级,抓住大趋势、下好先手棋、抢占制高点,用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的实践助推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- 附件: